3月28日,超级陶粲装置(STCF)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中期检查评审会在图书馆VIP物质科研楼召开。开幕式由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孙方稳主持,评审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主持技术评审阶段会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会议,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科学评估。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中心工作处处长李辰,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中心工作处一级主任科员胡月代表主管部门全程指导。
项目首席科学家赵政国院士代表项目组致欢迎辞,对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对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为超级陶粲装置实质性开展大规模系统技术预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吸引全国和全世界的科学家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组成员的努力和专家全方位的指导,已在加速器和探测器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为后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申请立项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辰代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致辞。他指出,作为“十五五”期间重点推进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候选项目,超级陶粲装置承载着提升我国在粒子物理领域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使命。合肥市发改委将继续统筹协调土地、资源、资金等要素保障,全力配合项目组开展国家层面立项申报工作。
项目副总经理彭海平教授代表项目组作中期进展汇报。专家组成员分别从技术和财务等方面对项目执行情况开展全方位评估,并就加速器正负电子束流测试平台、储存环设计方案、探测器技术路线选择、ASIC芯片工艺等关键性能指标开展深度质询,项目组逐一进行针对性回应。经评议,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按照总体目标和研究计划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组织架构健全,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完成中期预定目标任务。
作为我国新一代粒子物理研究平台,STCF建成后将使我国在陶粲物理研究领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本次中期检查的顺利通过,标志着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瞻性研究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粒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处)